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2017年管理類專碩聯考倒計時――43天!
有意愿深度提升自我的人會有疑問:MBA到底有沒有用?而正在備考的人同樣還在忐忑:考上后去讀真的有效果嗎?
加油菌分析再多,也不如經歷過的人現身說法。
第一位
做三年前復旦在職MBA就讀的L先生
L先生因為讀得早,還趕上了在職MBA拿全日制研究生畢業證的好事。
他通過自己在名校讀MBA的經歷,把讀MBA的價值分為兩個大類,即通俗層面的價值與形而上的價值。
就通俗層面的價值來講,L先生通過MBA還是收獲了不少。
比如學歷,顯而易見,讀完MBA,再不濟也是研究生畢業了,學歷層面肯定比以前上升一層。L先生還因拿到的是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和學位,而獲得用人單位更多青睞。
再就是轉行,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讀MBA或MPAcc都是有轉行的需求因素在。L先生比較幸運,還未待讀完,剛剛考上MBA時就轉行成功了。
另外就是很多人關注的薪資問題。其實讀MBA并不是漲工資的唯一出路,只能說是其中一種渠道,但實現薪資翻倍的絕對大數人本質上都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與對自己崗位的貢獻。
L先生覺得MBA課程其實并包含特別深刻的知識,但是勝在廣度,即各個方向你都可以學到一點。對商業領域的人才來說,不一定要門門精通,但確實需要博聞通識。
他特別認為MBA學習中的“講座”與圖書是對自己來講非常有用的。而且在學習MBA的2年中結交到很多朋友。
而讀MBA給到L先生形而上學層面的收獲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將MBA這一段生涯比作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就如同高考、畢業一樣,人生需要這樣的階段去倒逼自己成長,并為自己加上新的、有用的標簽。比如大學畢業去找工作,你的標簽是本科、獎學金、實習經驗和證書等,那么MBA畢業后你的標簽將會增加更多,這就是社會對你的印象。
第二位
曾在國外名校被MBA折磨過的P先生
P先生之于MBA可以說是一場機緣巧合,所以說讀的過程中非常煎熬。但回頭再看卻發現收獲頗豐。
P先生是為了拿到國外簽證才考的MBA。
當時對MBA一無所知的P先生滿心以為國外讀書就是隨筆上上課,完了經常大家一起聚會啊玩啊。結果P先生幸運地申請到了一所名校,開始了一段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艱辛歲月。
回看來路,他總結:覺得即使苦,還是有價值的。
首先是社交層面,大家覺得平時工作生活就在社交,所以夠了。其實不然,工作上的社交幾乎都存在利益關系,所以一般只為利益而交,除卻這層利益,似乎就不用再去維護。而生活中的社交對很多人來講其實是很窄的,尤其出了學校門以后。
讀MBA就是推著你去學習與人交流,并互幫互助。MBA學校里的社交既沒有過多利益牽扯,容易遇到真正志同道合或者奇奇怪怪但真心的朋友;又因大家都有一定的背景和資歷,因此在往后很長的時間里或許是一種人脈。
這樣一種經歷也不是人人都有,但絕對是值得擁有的。
對P先生這樣國外或者國際項目MBA就讀的同學來講,還可以提高外語能力。
MBA課程本就是商業人士需要去了解的。在讀完MBA后,或許你覺得沒有多少知識,事實上影響早就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就P先生而言,從前工作只關注自己的工作內容,企業其他方面則一概不知。讀MBA時,他為了完成課業,不得不去研究各類企業的商業結構和運營,甚至還有分析及預測。之后會慢慢發掘自己的商業明銳度越來越高。接觸一個行業,會先關注其發展和困境,甚至自己去做詳細分析。
另外,MBA課程是非常注重團隊協作的,經常會有團隊協作的任務。在這個團隊中,需要互相激勵,需要頭腦風暴,需要總結陳詞,有時還會發生矛盾沖突需要解決。當你成為團隊的領導者時,你還要了解每個人,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長處,協調全部事項,帶頭克服困難等。在不斷的團隊協作演練中,你會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什么時候該表現自己,什么時候該做埋頭做事的那一個。你的各項潛力都會得到激發,包括領導力等。
當然,專業知識也是P先生收獲的其中一個方面。MBA的知識龐雜,但你在接觸過程中總能發現自己到底對什么有興趣。
或許真正計較起來,你會疑惑,MBA能帶來的價值真的對自己有用嗎?但往往影響是無知覺中發生的。
P先生就在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規范書寫商業文書,合理安排日程,最大化利用資源,甚至如何打扮自己。
第三位
來自大牛C先生
大牛C先生所說的MBA價值言簡意賅,就是培養思維模式和格局。
MBA課程涵蓋范圍特別廣,各個課程內容側重也不同。我們讀MBA的時候,最重要的不僅是學到專業知識,可能更核心的還是不斷思考所有問題在這個科目方向下該如何破解。
比如某一個商業問題,你可以分別從會計、金融、運營、管理等各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思考,分析不同角度下的風險、狀態、優化以及效益,進而作出最優選擇。
現代商業早就不再是簡單的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了。一場商業行為的每一個商業環節都需要做到最優才可以出色,殘忍點說就是存活。
當MBA給了你這樣的思維模式以后,你就可以跳出低級的思維模式,用最全面的眼光看問題,才有可能與卓越的人競爭。
你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就那么多,進入社會以后工作可能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由于格局的不夠,經驗再多也難免遇到瓶頸。有人問,為什么工作中不能自我學習打破瓶頸呢?首先你的工作已經夠忙,你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打破。第二,你的老板絕不會教你打破,這個原因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那么你就在工作之外打破――即讀MBA,提升格局。
C先生認為MBA是一種快餐式培訓。加油菌認同。不說別的,比如大學時候,我們可能學數學這個專業都要四年,還感覺沒學到什么東西。而MBA課程包括商科的各個分支,那么多內容可能也就2年時間,最多3年。大家還是在職讀的,專業知識你說能掌握到多精細那大概是不可能。但我們卻需要這樣的快餐式培訓。就如同吃盒飯,你嫌它沒有大餐豐富,但是你又沒時間做大餐,盒飯就是貧瘠時間里的最佳選擇,因為你餓啊。另外許多同學對MBA認識有誤區,以為讀完了就所有事情迎刃而解――大錯特錯。MBA不是“十項全能”,它只是基石,你墊著這塊石,再往更高處攀。它引你知道什么時候去做什么,該往哪個方向去做。至于怎么去做,就需要你自行去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