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2月15日考研初試成績開始公布。之后,大家關心的就是復試分數線了。各路“專家”也寫了好多分析文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點點消息都會在學員里引起熱烈討論。
小編自認沒有各位專家的“預測能力”和“宏觀數據”,真心不想預測。就算心里預測了,也不想公開來討論。為什么?
因為上面人套路太深,非我等小老百姓能揣測的,怎么預測,都只是個猜測,都只是個賭,好些機構也都只是為了博眼球、搶流量而已。試問,去年哪個專家猜對了?泄題引起公憤,誰猜到了國家會用“總分增加,小分下降”這一招?
今年呢?
個人認同:A線170-175將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沒有精準的統計數據,但是從部分院校公布的分數排名,和自己掌握的部分情況來看,考生分數普遍偏高,是個事實。也認同某些靠譜機構的供求關系分析。
導致分數上漲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說是因為取消原來十月份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考試,統一納入到十二月份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導致今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增加。確實,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201萬人,較2016年增加13.6%,創近十年新高。部分省份,專業型碩士報名人數第一次超過了學術型碩士。但這很正常,畢竟兩個考試合為一個考試了,在肖老師看來,人數增加的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多,主要是很多原來工程碩士的專業,還沒有設置相應的考試,很多人不知道報什么。原來十月份單證的招生名額和教學資源是現成的,可以直接導入到雙證中來。所以,報名人數增加,并不會導致分數線上漲。
有人說是因為今年試卷難度下降。從測試學的角度來講,命題者都是專家,會充分考慮試題的難易搭配,保證測試效度。過于簡單,過于難,都是失敗的命題??陀^地分析,2017年管理類聯考較去年,數學難度降低,綜合寫作難度持平,但是邏輯難度增加不少,不掌握做題策略,會讓很多人掉坑,也享受不到今年的閱卷紅利,整體上綜合能力測試試卷難度與去年持平。英語難度與去年也基本持平。說2017年試題過于簡單,而導致分數上漲,從而導致分數線上漲不客觀。
“分省閱卷”是今年分數衛星頻發,普遍比預期高15-25分的主要原因。
不管如何強調紀律和規則,這樣的一個制度安排,最終會導致各省主觀題閱卷趨向“放水”,可能會有部分省份膽子小,但放水會是一個集體選擇。主觀題閱卷向來就有“調節器”的作用,但這次配合分省閱卷,這調節器被玩壞了。
對于2017年MBA錄取分數線的其他猜想
現在,對于最終MBA復試分數線的劃定,主管部門要考慮的變量太多了,可以猜測一下:
分省劃線。都分省閱卷了,難道就不能像高考一樣,分省劃線?現在是研究生入學改革期,一切皆有可能。
國家線不高,綜合、英語小分適當提高。閱卷放水已經讓一些院校水漫金山了,原先承諾的,通過提前面試,過國家線就錄,現在這條線已經被抬高太多了,人數超了,怎么辦?要么增加名額,要么想辦法砍人。
國家線不高,但一些報考人數多,招生情況好的院校,根據情況,適當抬高分數線。最終漫一些“水”到A線招生一般的學校,讓大家都吃飽。這幾年A線內調劑很少,A線地區的一些普通院校,日子很難過,而B線地區的院校,緊俏地不得了,提著錢去都買不到調劑名額。因為名校也就是A線,過了A線,名校就可以上了,過不了A線,就只能調B線了。
以上只是猜想,各位考生看看而已。
上面套路深,瞎猜也沒用。MBA學生,請學會理性分析和淡定。
建議170以下的考生,盡早做好調劑的準備,想想自己內心可以接受的學校有哪些,然后經常去光顧一些他們的官網,第一時間提交調劑申請。
對于想考2018年的考生,也無需想七想八,明年說不定又出什么幺蛾子。最關鍵的是自己提高成績,多考些分。
想提高分數,死學,是效率最低的。可能買本書自己看三遍也看不懂;可能花了很長時間、做了很多題結果根本就不考;可能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從頭到尾做完試卷,得分并不高。考試,一定是有策略的。
向各位匯報
MBA聯考助手近日陸續統計了109名學員的成績,最高分252分,200分以上的25人,199分的另有4人,目前知道的是有2個學校狀元。170分以上的72人,165分以上的84人。按去年分數線計算,通過率達到80%(考慮到有些人報考B線院校,實際通過率更高)。
一方面,證明了MBA聯考助手原創的這套備考策略和課程是絕對有效的,不輸任何上萬的線下輔導班,甚至更好,更適合沒時間學習的在職大齡考生。
另一方面,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高分多得有點不正常,超過200分的學生,我們MBA聯考助手頂多起了指導和點睛作用,讓學生少走了彎路,根本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基礎。
讓這些基礎好的人考到200分不算什么本事,讓基礎不好的同學,穩穩過線才是真正牛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