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有人說MBA學習就是進行重新武裝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皇帝新裝”還是“舊貌換新顏”,恐怕要完全取決于個人了。說起“舊貌換新顏”,讓我們想起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里的何平,她高喊著“重塑自我,再造輝煌”的口號,不停地通過各種整容和衣著的改變,以達到形象的整體改變,可她那小市民的內在心理依然無法改變。
這恐怕正是那些去學習MBA課程的企業管理者所要極力避免的。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深入,我們發現在學習MBA課程的大軍里,出現很多企業信息主管的身影。不知道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CIO們的MBA熱潮。
MBA代言管理
更確切地,這里所說的MBA是一個代名詞,不代言學歷,卻代言著管理。“企業信息主管如果有時間,的確應該進行一些MBA方面的學習。因為目前的CIO們,很多都是計算機專業的科班出身,但在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過程中,CIO們遇到的管理問題遠遠要比技術方面的問題多。管理問題涉及的面很廣,接受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訓與學習,對CIO來說是十分有益的,可以拓寬CIO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學習一些‘前車之鑒’,更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曾經在國外任職多年的雙匯集團CIO劉小兵非常認同CIO應看重的是管理素質的培養,而恰好MBA課程是較好地集合著管理知識的一門課程。于是,一拍即合。
不過,受過正規MBA學習的內蒙古伊利集團信息部總經理付羽中卻看得更現實一些。他把現在的信息主管們分成了三類。相應地,對于MBA的需求也就分成了三類。“目前的企業信息主管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真正的CIO、兼職信息主管和IT技術主管。第一個層次的信息主管是銜接管理和IT技術的關鍵要素,所以需要MBA的學習。很多企業的信息主管是其他部門或者機構的主管兼職,例如,有的公司行政主管或者財務主管會兼管信息工作,所以是否需要接受MBA學習取決于他的‘本職工作’是否需要。第三層次的信息主管是純IT技術管理者,我個人認為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和技能即可。如果在企業中的定位就是IT技術主管,那么IT技術的水平可能是其重點考慮的內容。”
確實如此,中國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作為企業的CIO,也各具特色。
可是,CIO的素養到底多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甚至說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與否呢?
CIO代言信息化
CIO其實也是一個代名詞,代言的不是一個職位,更是信息化建設。以前人們常說,信息化就是一把手工程,只要領導重視了,支持了,信息化就能成功一大半。當我們關注那另一半時,不得不重視CIO的知識結構和素質水平對信息化工作的影響。“無論信息化進行到哪個階段,CIO的知識結構都很重要。因為信息主管工作職責的重點在于通過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內外的信息資源來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改進高層管理的戰略決策活動。而這些與信息主管的綜合素質、知識結構是分不開的。”劉小兵這樣談到。
付羽中認為,目前,我國多數企業的信息主管難于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這些信息主管在上述方面知識和技能欠缺所導致。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因此,MBA課程對于企業的信息主管來說,重要的不是解決“能力”問題,而是解決“思維”問題。MBA可能會告訴信息主管應該用什么樣的思維方式看待信息化。這也正是付羽中在受過MBA教育之后最大的收獲和體會。
成功的信息化建設需要CIO,這對CIO的知識結構能力要求很高,成功的CIO既要懂技術,又要懂業務,還要懂管理。目前很多CIO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架構等有較好把握力,但在戰略規劃等方面還有所欠缺,無論實施信息化之前還是之后,企業管理者超前的經營理念和對發展道路的準確規劃對于企業的興衰成敗都具有決定性作用,同樣也直接影響著信息化建設的成敗。 [FS:PAGE]
就拿雙匯集團舉例來說。雙匯集團是典型的集團型企業,在全國各地分布近二百家分支機構及500余家連鎖店。在信息化規劃時,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在技術實現上,一是采用了B/S結構,讓數據實現了集中;二是基于Internet,對用戶終端的使用要求非常低,只要能上網(包括無線上網)就能使用軟件。之所以選擇這種技術模式,因為如果采用C/S模式,就要在每個地區設立一個信息管理中心。這樣,機房建設費、硬件投入、軟件投入再加上維護人員的人工費用,合起來將是上億的投入,如此發展下去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投入將呈幾何級數增長。而且這種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系統中存在多少臺計算機,企業就要完成所有這些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協同;任何一臺機器出現問題,企業想要降低配送成本和采購成本的要求就形同空談。所以說,如果當時在信息化規劃時沒有做好工作,恐怕就會麻煩不斷了。而這種規劃看上去好象是先期的工作,實質上與規劃者的思維模式與管理思路相關。
CIO與MBA的融合
或許很多人會說,現在中國真正的CIO很少。原因恰恰是現在的信息主管們在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上與真正的“管理“相距甚遠。也許,當MBA真地與CIO緊密相連了,CIO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CIO了。
畢竟,MBA的課程設置涉及面非常廣,就知識結構的完備性而言是其它任何經濟學專業所無法比擬的。在工作了多年后,有很多學習MBA的人更多地是希望籍此調整個人的知識結構,并接受一些新的事物,以針對性地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可以說是帶著問題有備而來的。
同時,MBA課程重要的就是教會人如何去交流,如何與人、與社會打交道。它塑造的是專業管理者的內外全面素質,不僅包括管理理論知識,更包括具體的操作技巧,如談判的技巧,講演的技巧等,而后者的幫助很大。而且在學習中,會接觸到一些實際的案例,既有企業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案例的前車之鑒,既有國內的案例,也有國外的。這些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取人之長,補已之短,避免走前人走過的彎路。 不過,謹防的一點是,唯MBA學歷的論調。記得有這么一個小笑話,一個小朋友因為知道自己的爸爸是有胡子的,于是,見到有胡子的都喊爸爸。顯然,有MBA學歷的并不是都能成為成功的CIO,而成功的CIO也不一定都是MBA。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融匯“管理頭腦和理念”的CIO才能把信息化建設引領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來